资源导航

【成功创业专辑】梅萌-创新与创业的关系ch3b

932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14-08-17 06:04:30

27.0 MB

类型:国产软件

Tags:梅萌  

资源简介:

【成功创业专辑】梅萌: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梅萌 内容简介:梅萌,清华大学教授,汉族,195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现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在路上》。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梅萌先生。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他,梅萌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自动化系,他和他的团队用十三年时间把清华科技园从一个概念变成现在的规模,而且得到了同行很高的认可度和评价。现在的清华科技园大概有200家公司,梅萌先生每天和创业者打交道,他说过“我本人对创业者充满着无限的敬意”,今天特别高兴请来梅萌先生和我们一起探讨“创新,如何推动创业”。我们掌声欢迎您!您好,欢迎您!特别荣幸能把您从清华科技园请过来和我们创业者和观众聊一聊创新和创业。我们节目开始前有一个小小的互动,我们观众朋友手中会有问题,他们快问您快答。

梅萌:先纠正刚才主持人的一个数字,说清华科技园走过13年的路程,实际上清华科技园在路上16年,1994年到现在。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纠正我这样一个错误,是16年时间大家一定要记清楚。好,由这位观众开始。

观众:梅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大学生在校期间您觉得最重要的应该学习什么?

梅萌:文化大革命前清华大学有个老校长叫蒋南翔,他说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会猎枪而不是学会面包,面包是管一顿,猎枪能永远有吃的。所以学生应该学方法,学思维方式。

观众:梅先生您好,请问您平时研究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梅萌:研究国家怎么创新。真的,这不是说一句空话,真的。

观众:我想听听您对我们农民工的建议,您对农民工创业有什么建议?

梅萌: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个很好的商机。

观众:梅老师您好,我想问您小时候常思考什么问题?

梅萌:小时候想长大当个老师,结果绕来绕去真当上了。

观众:梅老师您好,平时您的工作应该非常繁忙,我想问您何时、何地、何事让您感觉最快乐?

梅萌:什么叫幸福?一个人愉快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叫幸福。把愉快和喜欢排列组合有四种组合,愉快的喜欢着,不愉快的不喜欢着,这是最差的。我现在做清华科技园天天和这些创业者打交道,看着他们怎么样成功,看着他们怎么样进步,我非常的愉快,所以我很幸福。

观众:梅老师您好,您最喜欢的一个职业是什么?

梅萌:我现在这事。

主持人:在从事的工作。

观众:老师您好,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梅萌:没有什么座右铭,愉快的过好每一天。愉快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叫幸福,这可能是我的座右铭。

观众:梅老师好,请问您认为什么类型的人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梅萌:坚持、执着,坚持和执着一个人,就是执着。

观众:老师好请问教授和创业者您更喜欢哪一个角色?

梅萌:我曾经是创业者,因为清华科技园发展到今天,我们做成了世界水平,清华科技园发展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所以我们一路创新一路走来,本身这个是一个创业过程,然后现在当在学校教课然后讲如何创新如何创业,是把过去的乐趣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所以如果没有第一段就没有第二段,然后这两段都很愉快,你说两个哪个好?两个我都喜欢。

主持人:好,谢谢。

观众:这个问题问的是,请问您是什么样的人?

梅萌: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观众:你自己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

梅萌:我自己对生活充满乐观充满向往这样一个人,因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心态非常好,永远是这种乐观的,而且我的乐观可以感染给别人。

主持人:我们刚才已经受到您充分的感染了。还有要问问题吗?

观众:梅老师你好!请问你最痛恨别人什么特点?

梅萌:不实事求是。

主持人:好,谢谢。

观众:梅老师你好,在您的朋友当中您最看重朋友什么特点?

梅萌:最看重真情,就是讲情讲义。

观众:梅老师您好,您有没有给自己做过职业规划?

梅萌:没有。我是党给我做的规划。可能在座好多是80后我是50后,50后的人没做过职业规划,党给我一步一步指引到这的。

观众:谢谢您。

梅萌:你相信吗?我看你的感觉就有点不信。我说我被党指引到这来的,在座的30位台下观众,相信的请举手?将将一半。

主持人:都相信您是被党指引到现在的位置,你是坚决相信吗?坚决相信,一直在举手。

观众:我虽然是80后,你们处在那个时代有一句话是“党叫我干啥我干啥”。

梅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观众:对,所以我相信。

主持人:请最后一位。

观众:你好,我想问一下如何保持长久的保持创业的激情?

梅萌:就是说你在创业失败中,如果都能找到失败的乐趣的话,你永远有创业激情。因为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他中间的挫折非常之多,甚至死过一两次,你在死的时候你都能找到创业的快乐,你永远有激情。

主持人:谢谢,谢谢梅总。今天要聊“创新,如何推动创业”,不可避免要聊创新和创业。您曾经给创新有六字真经是“政、产、学、研、金、介”,您能否具体讲讲这六个字,给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创新?

梅萌:“创新”这词很简单,你想了别人没想过的事,你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这就叫创新。创新本身一点不悬,创新非常生活化,在我们身边都有,如果你把你的创新想法变成一个现实这叫创业。我们现在也观察,因为现在中国也大力的鼓励大家创业,从党和国家从政府从方方面面,我的体会国家发展到今天产生很多增长点,我们看欧美国家发展,很多增长点,带动科技进步、带动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是由无数多的层出不穷的小小的创新来产生的,由创新、创业变成现实,使国家和社会发展,创新和创业说小非常小,说大非常大能影响的非常非常大。

但是这个创业过程又是一个挺复杂的过程,创业过程需要积累资源,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想一下,你想做成功任何事,不管想做什么大概需要四五个要素,你能把四五个要素凑齐了,你这件事就可能做成。创新是这样创业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要素的积累、聚集,你只有好的一个创新的想法,刚才说了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执着还是不够,还是要有创新的条件和手段。

创新的条件和手段说的直白点,就是你能把创新、创业需要的要素给搜集来你拥有,恐怕创新、创业就能有很好的层次。我打断一下“政、产、学、研、金、介”实际上是在产学研互动中的一个话题。

主持人:并不一定针对创新。

梅萌:它更多不是针对创新,是创业过程中的一种技巧。那么在这我想说,今天我们是网络视频,也坦率的跟大家交流点意见。就是中国我们的东方文化,实际上受孔老夫子的局限不太创新,从整个大民族来说不太创新。我一直认为我专门跟孔老夫子家乡的人探讨过,我一直认为孔老夫子是创新的,他为什么叫创新呢?他把世界上几千年的事重新打破洗牌,码了一副新的牌,但他这副牌出问题了。孔老夫子管什么事?君臣是什么关系定下来了,夫子是什么关系定下来了,夫妻、师生这些关系统统都确定下来了,确定下来以后就按这个规矩办不能逾越。臣不能抗君,儿子不能跟老子对着干,你得听老子的,所以这个是沉淀下来几千年对中国的创新文化影响很大。

我很高兴看到最近十几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快速成长快速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创新思想逐渐开始多起来。还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大家意见比较大,真正要改比较难,怎样把最好的学生选出来确实是复杂的事。我们现在应试教育是什么样的结果?什么叫好学生?跟标准答案一样就叫好学生。你分高你出一道题跟标准答案和老师答案一样你才能得高分,让我们更多的人找标准答案,有标准答案不是创新,创新的想法是跟标准答案不一样才叫创新。

所以我们几千年形成的原始孔老夫子的文化,加上我们现实的应试教育,使得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环境差的比较多。我从我本人的职业和我本人的身份到处在呼吁,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创新。刚才这位农民工朋友说怎么创新?创新一点不复杂,你能在你生活中观察出来,今天的事有什么你不满意的,有什么你觉得不好的,有什么新的发展,有什么样新的机会,这首先叫创新思想,这叫求异思维,你的想法跟别人不一样叫求异思维,刚才说的标准答案是求同思维,希望更多的人有求异思维,有一点观察在社会和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我换一种想法,跟今天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就叫创新。

怎么来实现?刚才前面说了叫创业。

主持人:求异这种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中国人有随大流的心态,大家都愿意干我也干,很少说我跟大家不一样的事。

梅萌:随大流成本最低,刚才说的应试教育,随大流效益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随大流。

主持人:包括创业也有随大流的。我们看一个问题,有一个叫做“t a t a m i ”的朋友刚才在网上提问说,梅老师请问如何在创业道路上寻找他人没有的新的创业点?

梅萌:这个大大的小小的事太多了,像现在网络这件事,你观察这么多很多很小的网站,他实际上就是发现了一个创新点,发现了一个创新的机会。其实就是在身边发现很小的一个机会。

主持人:发现身边一个小机会就是一个创新点。他可能还会问更具体的问题。还有一个叫做“Diugeo”的朋友说,说“现在社会氛围是不让创新能力大张旗鼓的显示在大众面前,从而扼杀了很多创新的想法出现在社会面前的几率,如果你要展示自己的创新就要承担失败和被人们否定的风险,还要被冠上空想和不切实际的帽子,中国的大环境对一个失败的人来讲是很不宽容的,担心成为失败者所以很多人继续按部就班。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梅萌:我觉得这个网友的问题提的非常好,他说的确实是现在这个事。因为创新是要付出牺牲的,因为创新中可能失去的很多东西。我们平常开玩笑,我们看到很多创业者真是妻离子散,可能他的老婆不接受他整个创业艰苦的过程,可能有些同事有些朋友也不接受,中间大家就分开了,所以创业的代价也是挺大的。

创新的文化现在逐渐形成,我们对比一下,因为现在国家在打造中关村,让北京的中关村到2020年的时候,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家赋予中关村的任务,中关村大家都知道,在整个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还是起到很好的作用。

国家给他定义了,你要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要观察今天谁已经是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毫无疑问大家所有圈里人没有质疑的都说,今天美国的硅谷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那么中国人关于硅谷的描述那就多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大家的描述都有,但是我个人认为,硅谷最有价值的是他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里最有价值的是不怕失败不笑话失败。在硅谷你去看失败过的太多了,在那没有人笑话失败,大家都失败过所以没有人笑话失败。

刚才有一个网友说怎么样能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我说你在失败中都能找到乐趣可以永葆创新的青春。硅谷没有人笑话失败,太多太多的人失败了之后又站起来又创新。

我们今天看到,在中国有一部分地区,比如说像沿海的像深圳然后也包括像北京。现在就是二次创业的人逐渐开是多起来,你想衡量创新文化,想让社会宽容,就得有一部分人先站起来,这部分人就是说我失败了,先不管社会怎么看,我自己先把他当做一个,在中间寻找出你的快乐,寻找出你的力量寻找出你前进的方向。

其实失败是个好的东西,当然大家不希望失败,真失败了以后失败是好东西。你去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风险投资对他投资,投资的时候风险投资怎么看给你不给你?前面也说创新点风险投资不知道,你的东西能不能做成谁也不知道,怎么决定给不给你?首先看你有没有成功经历,有成功的经历,你第一次成功第二次成功可能容易点。如果这个人过去没做过,再比比什么?你有没有失败的经历,如果一个人失败的经历,一个人从来没做过,很多风险投资公司宁愿给那些曾经失败过的,因为他失败过他还想再站出来做,他的心理素质、他的意志品质,因为他碰到过的事,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困难,他应对起来比没做过的要自如。所以在硅谷在中关村逐渐形成这样,很多人二次创业,风险投资也认同二次创业,而且认同二次创业和失败中的创业更有价值。逐渐把创新文化建立起来。

刚才这个网友提的问题非常好,提的挺深刻,如果咱俩能有机会见面更好。但是这个过程,从全国来说的创新文化可能得逐步提升。

主持人:创新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概念性东西,要有成体系要有后台大量的支撑的体系。

梅萌:是这样。

梅萌:这样让我们对创新有更新的认识。有一个网友“艾维德”说,李开复曾经说过一个公司大了会比较官僚,公司小会创新,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公司中层层的制度会限制人的思维,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大的创业公司如果希望创新该如何修正这种制度?

梅萌:应该说大公司也可以创新,小公司也可以创新。然后你去看大公司要创新他是花大钱非常非常大的钱,然后砸五年以后的事。我们看到在这不举名字。我们看到今天世界上在技术上最领先的公司,都是砸巨资把三年、五年、八年的事大量在那研究。

但是大公司过去总的来说,中国的公司一大官僚主义、层层审批、效率低下,这不是中国公司的毛病,全世界公司都这样。公司大了审批起来程序复杂。大公司有今天好的市场,包括他的品牌他的知名度,他要做创新做的是大创新。

小公司是在一个点的突破,我又回到刚才农民工提的问题怎么创新?小公司创新通常是一个小事,他可能在今天他自己接触的生活事物中发现一个缺陷不完善的地方,然后拿这件事做一个创业,然后把这件事做成一个小公司。那么小公司怎么样产生它的价值?小公司产生价值大概是两类,一类是被整个社会认同,逐渐被股东被投资人认同,逐渐把自己做成大公司,然后通过自己上市逐渐逐渐变成大公司,这种案例非常多小公司创新公司一路走来。

还有一种小公司创新被大公司买去。我们又回到硅谷,在硅谷我们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大概两类,一类是自己砸大钱去创新,一类是拼命去收购今天的创新点。不能说大公司不创新,只不过大公司和小公司创新的模式不一样。小公司创新通常离今天的事更近,大公司创新有可能是非常非常远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根据这个小企业怎么创新。他叫做“shili go”他说梅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对中小企业来说,现实的情况是不是创新无路?创新是死路创新会有很大的风险,创新和模仿您是怎么看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创新?

梅萌:作为企业,企业的创新准确的说还是很难的。因为创新你应该要有很好的创新的点,你在这上面要有突破要有发展,比今天的水平要有一个提升,然后你还要有创新的条件和创新的手段,然后最重要要有创新的投入。现在全世界大家认为,你一个企业如果你每年能够把你的销售收入的5%以上,拿去投入创新的话他才有可能出新东西,因为你不投钱不可能出新东西。我们看到,我们平常心目中最好的创新公司,他实际上投入比5%还要高。就是说他每年挣到的钱很大一部分要投到创新中去,这样保证他源源不断层出不穷的出一些创新的东西。

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如果这个创新的新的产品、新的概念,如果没有得到市场认同,那么他咱们说的准确他死的比不创新的死的快。但是如果作成了的话,他的附加值,他在市场的利润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换句话说,创新成功了之后的那个喜悦是比不创新要大的多得多。所以很多人宁肯冒着自己失败的危险也要去创新,他就是希望创新成功以后,获得超价值的那种喜悦心情。然后同时给社会、给人民、给自己、给家人,又能带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要去创新。

我们看到创新的成功率其实不高,从全世界算下来,真正大成功的也就是10%,然后小成功还有30%,半成功不成功的大概有20%、30%,剩下大概有接近一半,实际上是要死掉的,所以创新的代价确实挺大。但创新成功之后的喜悦程度,没有创新的人很难想象那个喜悦程度。

主持人:没有经历过那个过程,可能就体会不到最后那个结果。您刚才说到应试教育和大学生的问题。有一个问题一个叫“Aysken”的朋友说:中国教育一致存在弊端,现在大学生论文涉及抄袭造假,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多数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大学本来是培育创新的土壤,但如今却成为了这样。请问您如何看待创新在中国教育中的缺失?

梅萌:这个话题有点大。

主持人:您说说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梅萌: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一个是让大学跟社会的紧密度再紧一点,过去的大学只是一个传授知识,早年的社会和大学相对分离,所以学生基本上只是在学校里认识世界。今天学校和社会已经比过去接触的多得多,而且再一个是今天这个互联网确实了不得,所以它使得今天的学生已经不是在象牙塔里而是在社会上。

我觉得我们在清华大学,我们开设了一些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的课程,当然这个面还不够,他也是希望大家做一点事,做一点努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一些创新的思路,了解一些创业的方法。在这种时候他可能碰到新的机会来的时候他觉得不陌生,新的机会来他可能比别人能够更早的抓住。

那么再有一个就是更大范围,这只是小范围只是局部学生受益。更大的范围因为学校里清华这种活动比较多,大量的论坛、沙龙、讲座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交流机会,你当学生期间你能看到这种创新带给社会的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这种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感染、一种鼓励。这个话题解决起来可能周期会比较长。

主持人:时间会比较长不是一下能解决了的。还有一位叫“王东伟”的朋友说,请问您最大的创新可以理解为违背原来的规则吗?

梅萌:可以。我是赞成这句话的,应该是挑战规则。但有一个别挑战,共产党领导你不要随便挑战。

主持人:还是可以理解为挑战规则的。

梅萌:说大是规则,说小大规则小规则,你身边很小一件事你也可以说,过去大家约定俗成也是一种规则,或者产品已经做出来了,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一个规则,实际上我是赞成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挑战规则,用新的规则来替代它。

主持人:我想问现场观众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示意?关于创新和创业上的问题。我们农民工的兄弟。

观众:梅老师我有个想法创作广告平台,我们现在大家都反对广告,我想把它做成让大家喜欢的广告平台,您说行不行?

梅萌:具体这事行不行?我本人很难给一个正确的评价,如果我说不行你明做成了我没面子。我说行你没做出来,是你不行还是我不行?说不清。但是我是建议从哪个角度想这个问题,你要做这件事先要做市场调查,你得看一下你这件事有多大的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容量够,特别是这个市场是个增量市场,是个越来越大的市场,这件事才能有可能。

第二,你要看这个市场里今天已经有谁了,如果这个市场没有你是新增市场,你先入的你可能比别人有先发优势。这话也要从两个角度说,我们统计世界上做成的创业,通常是第三十个人是成功的,前边是先烈最后是先驱最后才是他。当然他如果是第四十第五十也没他什么事了,所以做太早你可能给人当台阶当梯子了。从社会的发展,一定有人这么做,一定有人这种献身精神。我说的一般规律,你要看看市场今天有没有人,你在今天的市场上大概是第几个,如果你是最早的是一种思路,晚了是一种思路。

还要看一个什么?你在今天的市场上你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大家都这么做,我有一个新的方法,我新的方法比原来的方法好,你一定得有独特的优势,如果没有独特的优势跟别人一样就比较难。要看市场容量,看今天市场有谁,看你自己有没有独特优势。这是我们平常跟创业者聊天,大概考虑的几件事,这几件事想清了你就往里跳,大不了面对失败,失败完了笑对失败,然后汉子一个明天再来。

观众:谢谢梅老师,我已经失败了7、8年了。

梅萌:你高兴不高兴?

观众:高兴。现在已经没有痛苦了。

主持人:希望这位农民工兄弟可以成功。这位先生。

观众:梅老师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如果都去创业了谁打工呢?

梅萌:对,这个问题也对,这个问题我刚才回避了,你如果不说我就不说了,你既然说了我说一下。创新和创业实际上更多的从我的角度讲,更多的指的一种精神,然后用创新的精神去观察世界,用创新的精神来做一种思维的方式。你碰到一件事,你就用求异的思维想一想这个问题,刚才主持人源源说的,有一个规则我有没有可能跳出这个规则想一想,如果跳出这个规则想一想有什么变化?这个是提倡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我想大家都有,不要理解为天子号的事才叫创新,周围的一点一滴都是创新,越多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对个人是有好处的。

创业刚才说了失败率很高,如果大家都妻离子散了这社会也乱了。所以真正往坑里跳下决心创业的一定是少数,然后多数人可以有创新的思想,但是不一定有创新的行动。我自己认为80%多的人,应该不要往坑里跳,而是有创新的思想做按部就班的事。

创业也是广义的事,我们狭义的理解创业是创办一个公司创办一个企业做一件新事。其实你比如说你是公务员,你自己在办公室里你可以用创新的思想,你把你这个业做的有发展,这严格的说也叫创业。这种创业是人越多越好,真正跳到海里去自己创办公司的创业,你也放心不会都跳,因为刚才说创业是需要资源的,不可能所有人能把创业的资源拿到手。所以拿不到也别跳,这事不用咱俩操心,不可能发生全国人民跳坑这种事也不会,多数人有创新的思想,少数人有创新的行动,多数人把这种创业理解为自己从而的工作去创业。

观众:我想咨询一下,创业您觉得资金是最重要的吗?

梅萌:是非常重要的。

观众:除了资金以外,如果一个人想创业,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您刚才说到的几点,资金在其中是怎样的重要位置?

梅萌:我们平常把最重要的资源,认为是四个或者五个,资金只是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如果平均分配其他几个是什么?第一,你得有比较好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包括你的技术,包括你的创新点这是第一个叫商业模式。第二你得有很好的团队,没有团队是不行的。创业一个人,除非你的事比较小,一般有点规模的事一个人很难。所以应该是团队,再说团队应该是互补的,有懂资金的、有技术的、有懂管理的等等应。第三还有一个是运行,你有钱、有好的商业计划、有好的团队,没有有执行力能够运行的管理也不行。我们平常说资金在里边最多是四分之一五分之一20%几。所以重要性,我说很重要不是最重要,没有资金不行,只有资金也不行。

主持人:四个条件是创业者缺一不可的,必须都要具备这些,才有可能创业成功。

梅萌:这是必要条件,没有不行,不是充分条件,不是有了一定行。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沈吉《零基础学炒股》霖式波段战法

    1.17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2. 2交易员阿来《三要素打板战法》视频

    1.57 GB

    17次浏览

    股票讲座

  3. 3雪寒缠论《缠论基础知识精品》视频

    3.03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4. 4《职场社交密码》社交的规则

    1.37 GB

    22次浏览

    个人发展

  5. 5《婚恋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知识经营自己婚姻

    15.9 GB

    20次浏览

    心理催眠

  6. 6李极泉《新派八字基础理论》视频

    2.64 GB

    27次浏览

    易经风水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