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创新讲座】升级思维:打造极致产品

0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18-05-14 07:50:31

1.29 GB

类型:管理

Tags:

资源简介:

【创新讲座】升级思维:打造极致产品

他是原央视主持人,曾主持《财富故事会》《中华好诗词》《声临其境》等节目。他是影视角色配音师,小说作品演播者,现致力于为中国孩子打造优质儿童成长故事内容。
凯叔讲故事目前是中国儿童内容的第一品牌。公司成立四年来,共为孩子讲了4000+个故事和内容,累计播放19亿次,总播放时长超过1.55亿小时; 在电商业务与硬件产品方面,以内容为切入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SKU品类,数款硬件爆款产品。为全国千万家庭提供最优质的儿童内容服务。凯叔讲故事是如何通过打造极致内容产品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在本次讲座中,凯叔将介绍自己关于内容产品的思考,揭示极致内容产品的本质,并分享打造极致内容产品的心法,揭开有关产品的“迷雾”,寻找自我突破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课程中讲述了自己在打造极致产品的9条心得,我先把这9条心得总结为思维导图,再来说说我对其中一些细节的看法。
思维导图:
为何听了那么多课,还是做不好自己的产品呢?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这些课程中真正促使成功的细节。
无限接近
产品极致其实是一种无法真正达到的状态,我们只是在不断的接近它而已。
这就像上面老师所讲的,每个产品都是一条生命,当你觉得完成了,她就死了。所以产品极致其实并不是说要造出一个极致的产品而是要让产品无限接近极致。所谓产品极致,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点。
正因如此,老师才会说能力=认知+拆解+坚持,为啥把坚持放上去,就是因为这是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有一个细节其实非常关键,那就是平衡。
产品不可能尽善尽美,面面俱到,同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资源、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个让产品逼近极致的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平衡。
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平衡自己每个阶段该做什么。
当时在各种学习的微信群里分享我的笔记,多数人还是比较认可,当然也有很多提意见的,当时提的比较多的意见就是文章的排版不是很好。当我得知这个问题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东西可以先不改。
因为我很清楚,对于笔记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容,条例清晰比排版整洁的优先级高很多,排版毕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当时在那个时候,我时间实在有限,正常工作日要上班,周末听课加写笔记,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这个。所以一直没有去解决这个问题,直到过了大半年才开始做出改变,也是先尝试了好几种,最后定下来的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
对于每个人来说,资源、时间、精力毕竟都有限,所以要把主要资源用去解决主要问题,抓大放小。
每一个产品都不一样,每一家企业也各有不同,所以这个平衡的过程才是真正的难点。
如何利用每个阶段所拥有的资源,对产品进行最大的优化,这是不可能从课程中学习到的,而是自己在实际中去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听课觉得头头是道,一动手就满脸懵逼了。
明确边际
长期的学习让我发现,明确边际是十分重要的,得到一个工具、一个方法,首先要想想它的适用范围。
产品极致也有它的适用范围,就好比以前在说起精益创业的时候,不断试错、快速迭代被奉为神谕,但这些其实都有它们所具有的边界。
比如不断试错、快速迭代,这个理论看起来无比正确,但是它也有自己的适用条件。
这个方法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更适用,对于硬件产品来说快速迭代基本是不存在的,一个硬件产品可能要涉及到无数的供应链,你可以很快改设计,但是供应商开模要时间、流水线更改又要时间,所以对于这种本身周期长、涉及链条长的产品,根本不适合快速迭代。
同时,即便你是软件产品,如果你是B2B的公司,其实试错这个过程最好越少越好,因为面对企业客户,他们需要的是成熟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拿他们进行试错,造成了经济损失算谁的呢?
所以,这么多的课程听下来,我自己的总结是,多数追求产品极致的,一般都是软件产品或者内容产品。而在硬件产品方面,所谓的追求极致,其实是对于性价比的追求。
有很多小米生态中做产品的人来博学商学院讲课,也是讲产品极致,也有像名创优品这种零售行业的创始人来讲产品为王。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他们产品的体验,是要和价格紧密相连的,比小米好的产品就没有吗?并不是,而是在这个价位来说,它很极致。
有一句话说的好: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其实对于硬件产品也是如此,抛开价格谈极致,一样是耍流氓。
毕竟商业最大的价值不是让女王有了更多的丝袜,而是让女工也能穿上丝袜。所以对于这些实物产品来说,追求极致就是在追求性价比。
当然这里这么说,但其实追求性价比也是有它的边界所在。
比如小米、名创优品都提到的单品爆款,规模采购等等,都是是有前提的。
这个前提就是,你的产品必须符合两个要素:
刚需(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刚需,只要有80%的人日常生活会用到就可以);
高频(用的频率必须高)。
所以,为何他们低价、低毛利的模式去做还盈利,因为有这个前提在。千万不要抛开这个前提,去模仿他的方式,不然会输的很惨。
小结
学习越多越要反思,而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分辨出自己所学的知识,它们的失效边界在哪里,这样才能让自己少走弯路。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沈吉《零基础学炒股》霖式波段战法

    1.17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2. 2交易员阿来《三要素打板战法》视频

    1.57 GB

    17次浏览

    股票讲座

  3. 3雪寒缠论《缠论基础知识精品》视频

    3.03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4. 4《职场社交密码》社交的规则

    1.37 GB

    22次浏览

    个人发展

  5. 5《婚恋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知识经营自己婚姻

    15.9 GB

    20次浏览

    心理催眠

  6. 6李极泉《新派八字基础理论》视频

    2.64 GB

    27次浏览

    易经风水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