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导航

【认知世界】从二元对立到内在成长

939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更新于2021-12-06 08:17:37

3.35 MB

类型:培训

Tags:

资源简介:

【认知世界】从二元对立到内在成长——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认知世界】从二元对立到内在成长

一、二元对立的基本概念

首先,推荐大家一本书《一时光谱》,这是一本关于二元对立,以及如何整合描绘和写的很详细的一本书,推荐大家来阅读。

我们进入第一部分,二元对立的基本概念,超越二元对立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今天我们尝试在个人成长领域去理解一下,我们在后面会讲两个案例,一个案例是关于个人成长,一个案例是关于企业管理。

在人类没有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是无二的,是整体的,当人类开始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于是出现了二元对立,那于是呢,我们沿着人类认知去探索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二元对立?

在认知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叫符号认知,另外一种模式叫亲证认知。符号认知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符号来认识的。举个例子,比如说PPT当中这个黄色的是什么?我向大家描绘一下,它皮很薄,产于热带,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有地瓜的感觉,又有鸡蛋黄的感觉,而且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对我们的人体、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我讲了这么多,你有没有办法去感受到底这个水果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于是你吃了一口这叫亲证认知。我们在用符号认知描绘事物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说,我们也只是告诉了人们这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没有办法给到事物的整体和全局。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幅图,这幅图是北极光,北极光非常的漂亮,但是无论你看了多少北极光的照片,也无法代替你亲临现场去看一下北极的那个震撼,这就是亲证认知。

那我们再继续探索,这是什么?同学说这是椅子,那它除了椅子还是什么?它可以是餐桌,你可以用它来吃饭,它可以是梯子,用它来够东西,它可以是你打人的武器,也可以是你午睡睡觉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这幅图片的时候,如果你说它是椅子的话,你就把椅子以外所有的可能性给磨灭了,这就是符号认知带给人们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偏差,当我们定义了一个事物是A的时候,这个事物的另一面反面我们就看不见了,我也请大家能够记住这张图片,这张图片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二元对立,以及如何整合非常的重要。定义了椅子,椅子之外的东西我们就看不见了。

那么椅子它有它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有它的外在和内在,有它的形式和功能,往往我们只看到它的一面,而忽略了另外一面。这个房间请大家把椅子两个字贴在房间里,你说这个房间也没有椅子。

那突然想到了对椅子啊,原来有那么多种可能性,它有它功能上的,有它内涵上的,有它精神上的,于是你现在明白了,我可以把所有的地方都贴上椅子,沙发是椅子,地面是椅子,茶几是椅子,电视柜也是椅子。

我们可以看到椅子可以是一切,一切也可以椅子,这就是椅子这个概念。那我们现在把椅子换成我,我可以是一切,一切也可以是我,于是现在你就理解了超体的最后一句话,我无处不在。当我无处不在,椅子无处不在的时候,这就是我们以整体论,非二元对立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所以,苏格拉底在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如果苏格拉底定义了什么是自由的时候,他就把自由的另外一面给忽略了,所以苏格拉底在传递智慧的时候,他采用的方法是什么?不断的追问,不断的提问,层层剥洋葱一样,直逼事物本质和真理。

所以,爱丁顿在说当我们得到了这个世界一半知识的时候,也自然会忽略掉另外一半知识,那我们再从更大的尺度再来看一下,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什么叫二元,什么叫非二元,因为当我们对二元和非二元有了理解之后,我们才明白、才懂得超越二元对立的那个方法论的本质是什么,那也就是我们走出了一大步了。

我们从符号学来看,二元论是符号认知,非二元叫亲证认知,从认知学来看,地图认知是二元的,场域认知是非二元的。脑科学推理逻辑认知是二元的,直接直觉认知是非二元的,佛教知识是二元的,智慧是非二元的,道教二元是下智,非二元叫上智。

人们没有办法意识到一个事物,除了原本我们熟悉的和既定用途之外,还有其它的用途和功能。一个问题除了既有的解决方法之外,孩子有其它的解决之道,一个概念除了我们对它已知的定义之外,还有其它的含义。

在我们的脑海里面,我们很难能够接受两个声音同时在,两个声音总是在在打架。如果同时在它们就在打架,要么就只有一个声音。

那么,验证一流这里的方法,就是要看是否能够有两个声音同时在我们脑海里,并且我们还游刃有余,它们并不打架,并不冲突。那我们要抛弃二元对立吗?不是。

在过去,我们一直在处于二元对立的这样的一个状态,为什么?因为人类文明的开启,科学技术的进步就起起源于二元论。在物理学当中,波与粒子的分离,物质与能量的分离,在哲学里面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分离等等。

在公司管理,公司是机器,那么在医学新医,心也是通过解剖学、解剖的方法来让我们认识我们的人体,那包括还原论。

我们用非常非常复杂的规则,在二元论的世界里去进行管理和进行认知。那么随着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那不得不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复杂规则,才能够去理解这个世界。于是我们面临大量的冲突,面临大量的矛盾。

那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除了二元论,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整体论的,比如说今天的新兴科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复杂性科学、生态学对吧?中医系统论,这都属于整体论。

在整体论当中,我们采用的是简单规则。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研究一群鱼群,那它们都是基于简单规则来运作的。那为什么它们可以采用简单规则,而我们人类不能采用简单规则?这里你需要去停顿一下,去思考一下。

因为蚂蚁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它用的是信息素,它不是语言、不是文字、不是概念,所以它是整体的,它是全息的。那大家现在有没有感觉?那当我们在管理一家公司的时候,让这家公司走入进化型组织,走入生态型组织的时候,什么是那个关键点?

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不是信息流?好,人类文明的起源也正是从文字和符号开始的。在这样一种一分为二的不完整的状态下,不管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都只是一部分而已。

那我们再引用一下库恩在《科学革命结构》这本书这么写,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新发现是科学的标志,但是几乎所有真正的科学革命,都不是新发现的革命,而是概念的革命,就是重新定义已有的事实。

那么,同样这件事情也适用于我们个人成长,然后随着我的思路,我们的课程我们继续来探索。

二、个人案例的整合

我们现在进入到二元对立的整合方法,首先我们来一个个人成长的案例。

举个例子,比如说在爱因斯坦的世界里,物质和质量早就已经统一起来了,他用相对论统一起来了。可是过了几十年,直到今天你也未必能够理解相对论到底是什么,所以二元对立它具有个人色彩,在你那里对立,在我这里不一定是对立的。

所有的智者们,都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个人成长领域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叫整合。整合就意味着综合和全面,当人们用整合的方式去思考、感受或行动时,它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整体感和圆满感,越整合我们就越能够感受到我们经常在讲的内在的那个本自具足那个圆满感。

当人们不再整合感这样的状态里的时候,我们带来的就是匮乏感。匮乏的缺失是来自于整合的缺失。

比如说,角色焦虑,在今天很多人就把工作作为他的唯一的角色,而实际上我们生而为人,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角色,我们不只是工作。工作只是其中的角色之一。我们是父母、我们是儿女,我们是朋友,我们是一个运动的爱好者。然后我们有可能还承担其他方面的工作,工作并非是我们唯一的角色。

当如果我们把我们所有的注意力、所有的都放在一个角色上的时候,那如果这个工作你没有得到外在的评价,或者说这个工作你创业失败了,或者说等等,那你会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那么我们看不到生而为人,我们有这么大的一个整体的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你就会处于角色焦虑的状态。

我们谈一下什么叫阴影,在心理学当中,阴影是定义为我们的黑暗面,也就是我们分割、拒绝、否认和隐藏的我们那部分,以及我们讨厌他人,我们投射到他人的那一部分,或者是我们一定要跟他断绝关系的那一部分。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幅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假设这一个人他有一部分他是处于阴影的这样的一个面相上,在这个面相上,他讨厌自己的优柔寡断、懒惰,追求平稳、安全、冷漠、变化。

那我为什么要整合阴影呢阴影就在那里,我们就把它隐藏起来就好了嘛。这样是不行的,维持阴影是一个高强度的工作,人类需要很多的能量,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一面给掩盖起来。所以荣格有一句话说,当我们在掩藏一个秘密的时候,会让我们出于自责和自卑的一个状态。

那阴影整合的目的,就是释放那些我们与这些假想的敌人进行搏斗的能量,把这些能量收回来,收到我们自己身上。

当我们每天处于开心的状态的时候,我们还会说,你看我多正直、我们多善良、我多勇敢,我们记不得那些我们认同的那一面,那么最耗费我们注意力的是什么?比如说这个人他讨厌的是自己的懒惰,那他怎么就意识到自己懒惰了?是不是他得有注意力给到懒惰,然后我们才能觉察到这个懒惰,而我们的注意力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我们的注意力要么去创造,要不我们就天天在评判和指责自己,我们给了很多的注意力。在我们大脑里,我们脑海里有很多的声音,我懒惰、勤奋、懒惰、勤奋,然后懒惰和勤奋就打起来了。

还记得前面那句话吗?一流智力的人,懒惰和勤奋都在,它俩是好朋友,它俩是手拉手,它俩不是打。

而这样的一种斗争,相当于我们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就是我们内在的大出血,耗费了我们巨大的能量,我们成长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能量给收回来,收回到我们内心,收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来,然后让收回的注意力去创造我们去想要的那样的事物。

那我们再继续啊。为什么会形成阴影?通常我们形成阴影,是从6个方面来到的,来自于我们小时候,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戚、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权威,或者媒体那里面形成了很多的观点,很多的教条,以及我们讨厌和排斥的那些方面。

对于我来说,我的很多观点是来自于父母那里,但后来我整合之后,我发现原来我的很多观点也是来自于媒体那里,媒体啊,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那所以呢我们要管理我们从外界获得的那些碎片化的绝对化的信息,所以有些媒体的声音你就不要看了,我们要看一些更加权威的,更加有建设性的这样的一些观点。

开始以一个例子开始继续探索,这是我们的情绪图谱,大家看到我们的情绪分成几类?9类基本情绪,恐惧、愤怒、震惊、厌恶、悲伤、内疚、爱、喜悦和好奇,这是我们整体的情绪的图谱。

我们其他的情是由这些基本情绪而产生的,那我就问大家,说那你喜欢哪些情绪?不喜欢哪些情绪啊?那有些人说,我喜欢爱、喜悦、好奇。

对,你看讨厌、恐惧、讨厌、愤怒、讨厌很多东西。可是我们自己现在也知道,愤怒就是属于我们情绪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你是否讨厌它,愤怒的情绪它就依然在那里。

我们如何去整合我们的阴影?我们还拿这个愤怒的情绪。那对我来说,我之前就没有办法跟我的愤怒情绪进行连接的。因为什么?在我的小时候,我是不允许被表达愤怒的,可能很多人都是不允许去表达愤怒的。

当我们有一些不满的时候,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去表达愤怒,可能会被父母斥责、打骂,让我们愤怒的情绪就没了,就被收回去了。

那好,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啊,那么我原来有一个同事,这个同事非常非常容易的愤怒,经常我在办公室我能看到他大喊大叫的,经常那个情绪化就上来了,因为我特别讨厌愤怒的人。看到了吗?我压抑我的愤怒情绪,所以呢,我向他人投射就是特别讨厌那些有愤怒情绪的人。

所以,我们在整合自己阴影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整合方法,就是你讨厌什么样的人,你就跟他去整合,那一部分就是你的阴影里面,你去压抑否定它的那一部分你的能量。

所以,现在知道了吧?所有你讨厌的人都是帮助你成长的人。好,那我就去面对他,我就跟他去交谈,那过去的时候呢我是跑的,我是逃避的,我才不想跟这样愤怒的人在一起呢,我看见他我都难受,我都肝疼。

好,那我就过去跟他去交流,交谈就包括我们自己脑海里存在的两个观点,我们也要跟我们那个观点要去交谈,它是一样的道理。那我就过去跟这个人交谈,多问、多听,去带着同理心去跟他交流。

那我就在问他,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愤怒?这个原因是什么呀?那我就跟他深刻的沟通,后来才才我才知道,他从小也是,他说他要是不愤怒,在公司当中他要不愤怒,没人听他的,没人去关注他的观点,于是经由愤怒,他拥有了能够自由表达的这样的一个权利。

那么第三步叫成为他,我就接收了这个观点,你看我现在又增加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什么呢?我是可以愤怒的,经由愤怒我可以去自由地表达我自己。

那过去在我的头脑当中,我是非常讨厌愤怒的,不允许愤怒存在,所有的愤怒都压抑了,所以别人都说,朱丹你是老好人,从来没有见你愤怒过,所有人都没有见我愤怒过。愤怒的情绪,它是没有了,但它会变成很多悲伤的情绪出来。

现在我就接受他,我成为他我接纳这个观点。于是在我的整个的观点当中,我既可以是平和的,我也可以是愤怒的,两个观点同时在我的脑海里存在了。

现在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整合地图,叫急性流动地图。

这个急性流动地图是不是一个无限符号?看到了无限符号,恰恰是经由这样的整合,我们才可以拥有无限,拥有全部。所以呢在这个急性流动地图当中,我们通常就是把我们脑海当中两个对立的观点,放在中心位置上,然后我们找到三个优点,三个缺点,右边也是找三个优点,三个缺点。

当我们看到全景图的时候,我们就能够重新定义这件事情了。重新定义什么叫愤怒?重新定义什么叫情绪

我们看一下愤怒,愤怒的优点是什么?可以激发勇敢的能量,对不对?可以守护自己的边界,而且可以避免自己进入羞愧与自责的状态。愤怒,要么向外攻击,要么向内攻击,当我们不敢向外攻击的时候,我们就向内攻击,然后我们就进入了非常低的能量状态,叫羞愧与自责。

这种能量状态跟死亡差不多。那么我们再看这个小红点,跟随小红点,走这一个无线图。我们看到那愤怒的缺点是什么?愤怒缺点对他人有伤害,对自己也有伤害。

第三,让他人产生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其实每一个人,对于愤怒的优点和缺点写出来完全是不一样的,这只是我的认知,那你可以跟随你的认知去写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那我们再往上走,看到平和,因为我的另外一个特质是平和,别人总是能看到我的平和,我不敢发怒。那我们再来看平和,平和的优点是什么?你看都是否极泰来,当我们缺点到极致的时候,我们必然要翻转。

那平和的优点,我们走向平和,平和的优点是让自己身体更舒服。那么第二就是别人对自己评价好,各种关系都很好。

那我们再往下看,平和的缺点是什么?受窝囊气、自我攻击、让自己受到伤害,同时不能坚持公平和正义。那最近大家有没有看一部很热搜的一部12集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余欢水就是,他最开始,是从这个平和的这个右下角窝囊,然后自责,然后不敢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他那个愤怒的能量出来了,大家可以看到,然后开始揭发、检举,勇敢的守护自己的边界,那最后成为逆袭,中年逆袭。谁说愤怒就不好,谁说平和就是好,这是不一定的事情,我们需要重新去定义它。

愤怒的背后,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能量释放,并且恢复到它纯粹、真实的那个本质,它就会变成我们改变的力量,帮助人们能够走出迷茫、进入清晰。

所以,你看佛洛伊德有句话说得很好,人没有愤怒,犹如一个国家没有武装,在任何关系当中,我们都要敢于用愤怒守住我们的界限。

那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愤怒这件事情的一个破戒。那首先在愤怒我建立内在的隐含的信念是什么?我应该是平和的,我不应该愤怒。那么经由这样的层层分析,我的隐含信念发生了改变,我有一个新的隐含信念,我可以是愤怒的,我也可以是平和的,我是可以都存在的,在我的脑海里可以同时存在这两种对立的观点。

于是我的整个认知边界打开了,同时我拥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如果在过去我只有一种选择,我就是不应该是愤怒的,就是应该是平和,一旦我愤怒,开始自我打压,自我指责,觉得自己不好了,自己不是谦谦君子了。

但是,今天我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我在不同的时候我可以选择愤怒,我可以选择平和,这是我自由的选择,并非是外界要求我不得不必须做的事情。

由此我就思考奴隶的本质是什么?奴隶的本质是没有选择权的。那么当一个人,你也看看你自己,如果你很多时候都处于一个不得不,很无奈的这样的一个状态里,背后就说明你可能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状态。

因为在你的头脑里只有一种观点,一种可能、一个标签、一个见解,不允许有其他的可能,所以才会经常处于不得不和无奈的状态。那么自由的本质是什么?自由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我们脑海里可以共存两个对立观点的时候,我们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的时候,我们就充分获得自由了。

为什么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说我要自由,我要自由,他去了这个非洲,又登了喜马拉雅山,依然不自由。

那是为什么?因为它还是处于这种二元对立的这样的一种状态里,没有选择权。像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那他在漫漫27年的这样的一个监狱生活当中,都可以拥有自由,这就是他真正理解了自由的那个本质。

我们还是把情绪这件事情给它打透,你看比如说我们愤怒批判的这些思想,经由我们的整合,它可以变成清晰穿透性的理解力,那我内心傲慢、骄傲,可以变成镇静、满足和放松。那我们那些贪婪和暴饮暴食就是不好的吗?那不一定,它可以转化成那个富足和慷慨。我们的疑惑可以转化成爱追根究底的智力等。

我们要重新定义这些名词,这些概念,给它恢复一个自由身,恢复一个没有偏见的状态里,这时候我们就获得了自由情绪的能量。

我们关于公司的个人的案例已经讲完了,我们现在要进入到公司管理案例当中来。

三、公司案例的整合

那我们看一下,这是来自于一个创业者,那这个创业者,他现在在做一家电商的公司,公司有一二百人,他说非常的苦恼,这一年都非常的苦恼,晚上都睡不着觉。

他说我现在呢就是为了生存下去,我就不得不让不同的项目相互竞争,岗位竞争,甚至会演化成争斗。我彻夜不眠了已经。那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这样的一个问题现象。我们就由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再继续看能否用整合和破隐含假设的方法去解决呢。

他的苦恼一定来自于内在的隐含假设,隐含信念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就开始进行自我提问,说我对这件事情做了什么样的隐含假设,而且什么时候是失效时刻很重要。

什么叫失效时刻?这叫硬币两面。我的隐含信念就是这件事情成立的时候,观点A,那么它的失效时刻就是观点A背后那一面,我没有看到的那一面就叫失效时刻。那么这个人他写了很多很多,我们找几点来看一下。

他说呢,一只有团队,他建立了隐含信念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公司不得不去竞争,然后甚至发展成这个争斗了,他建立4个核心隐含信念。

第一,只有团队处在高压力、高竞争当中,公司才能发展好。它的失效时刻是什么?当员工需要自由与创造氛围的时候,高压不管用了。

二,只有员工牺牲个人时间和生活公司才能发展好,什么时候失效?当公司没有办法提供正确的方向,或者整个管理是无效的,没有效率的时候,再牺牲个人的时间也是不可能的。

三,当没有竞争时,员工就会有压力,会懈怠,公司业绩会下滑。这是他的隐含信念,什么时候失效?当员工能够自己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时,他自然就失效了,每个人为了自己的使命而奋斗,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公司业绩好,员工收入增加,员工会幸福,失效时刻是当员工不想要这种成长和物质,老板喜欢要,可是我作为员工我不想要。

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下,在他的隐含信念当中,那个核心的观点,就是来自于目前现在传统管理当中的那个隐含信念,公司是机器,员工是工具,所以公司就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然后需要层层管理,层层控制,一个压榨员工的赚钱的机器。

而在失效时刻里面,建立的信念是公司是生命,它是一个有机体,它能够自行运作,它能够自己找到找到自己的动态战略,而员工是一个完整的人,员工不只追求物质,也追求精神,员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就是他两个内在信念的一个冲突。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管理的困境,他开始建立的隐含信念是公司是机器,员工是工具。那么随着这样深入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隐含的信念,也是现在新的管理进化型组织的一个管理的根基,就是公司是生命体,员工是完整的人。

这个时候一个新的管理系统就出现了,它就拥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它既可以让公司是机器,也可以让公司是生命体,它可以在不同的时候采取不同的选择。

那么我们再继续整合,现在再给大家提供一个整合的方法,这个整合的方法是肯恩·威尔伯叫整合四象限,这是一套非常通用的方法论,它可以整合万事万物。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四个象限当中,有个体、集体、内在、外在4个维度。

个体的内在就是我,是指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我的情绪,这是我看不见的、无形的那一部分。我们是指什么?就是我的思想与他的思想,我们共同的这样的集体文化,集体的思想。它是什么?它是指比如说基于我外在的我的皮肤、头发、身体、器官这属于他。

他们就是超越我以外的桌子、凳子、椅子、屏幕、山川、河流,这属于他们。通过这样的四象限,我们可以从原有的单一视角,至少看到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那么经由四象限,我们来对组织范式进行一下整合,那么在组织范式当中,我们看到这个叫左上角个体的内在,就是个人的信念和心智模式。然后集体的内在就是组织文化,人们的行为、能力就是这个体的外在。

集体的外在,就是公司的各种架构、流程和做法。那么在过去这个创业者他关注的是什么?外在,员工需要不停的努力,压榨员工的时间,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流程。

而在今天,他看到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应该内在和外在都应该关注。公司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公司有思想、有灵魂,人也有思想、有灵魂。

你看他现在讨讨论的目前公司外在它发生的这些情况,就像这棵大树,这棵大树用来比喻我们每一个人,那么它发生的这个事情就相当于大树的树叶一样,是属于症状层面的问题。

它会面临很多很多类似于他讲的创业管理困惑的这个问题,这都属于症状问题,都是形不同神相似。

因为在他的背后背后一直到树根处,一定有几个核心的隐含信念,成为他的运作的模式,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大家可以经由我们这些外在的世界,找到我们内在的限制性信念,一个限制性信念给它清理掉了之后拔出来,整个大树的一部分,全都绿起来了,你再也不用这个这个去管它了,它就会自然的生长得很好。

他的隐含信念是什么?所以我们在管理自我成长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大树跟底下的隐含信念,限制性信念。那么他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限制性信念是什么?他说他从小跟他的这个外婆长大,那外婆就告诉他说,你要是没有价值,所有人都会离开你,你需要有钱、有权等等。

那时候人们才会跟你在一起,否则你没有价值,没人会理你的。所以他就相信了这个观点,就成为他内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念。于是他成年之后读最好的大学,创业玩命工作,赚了很多的钱,但他依然觉得不快乐。

那我们可以看到,他相信了这一个信念。那么经由这样的分析,他说我可以改变,我既可以是一个外在对别人产生价值的人,我也可以是一个内在能够给他人提供爱心和帮助的人,我既可以关心外在,我也可以关心内在,两者都可以,我是一个完整的,我是一个整合的人。

那么在我们的公司管理当中,就是要打破这种非此即彼的暴政。我们既要利润,也要利润之外的东西,我们既要长期投资,也要有短期业绩,我们就要强调公司有经营哲学,又必须要有很好的日常的执行,这样我们才能在矛盾中共存、矛盾中繁荣。

对于我们个人自己也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好坏,善良与无情,天才与傻瓜、爱国者与卖国贼。不,两者都可以有,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所以在过去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两极要么极左,要么极右。

但是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我们要拉开两极之间的距离,让两极之间有更大的空间。当我们有更大空间的时候,我们就有更大的自由度,在这个更大空间当中,新的维度就出来了,这就叫升维。

新的维度,再打破一个二元对立又一个新的维度,不同维度、不同维度就长出来了。所以任正非的叫灰度管理,就在讲黑和白之间有1000度的灰,可是大家想一想,在黑和白之间,是不是只有黑和白?还是中间只有一个狭小的空间?我们自我成长的这个过程当中,就是不停的扩展扩展,扩展我们的认知,扩展我们的空间,不停的扩展,这样我们才能从局部到整体,从第一维走向高维。

那么,还有在我们打破个人认知边界的时候,很重要是隐含信念。那么在我们的隐含信念当中有两类信念,一类信念叫理性信念,一类信念叫非理性信念,那什么是理性信念?就是那些整体和流动性的信念叫理性信念,那些局部的、僵化的、教条的、固执的、绝对的,那都属于非理性信念。

所以当我们在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要整理我们自己的内在信念,看看我们的信念是不是非理性信念呢?如果是非理性信念,你就把你排斥的那一面给整合进来,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信念。

难道我们一整合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世界没有一劳永逸,我们永远在矛盾当中,每一种观点、每一种力量,都不可避免的孕育了它的对立面。

当某一个两者合一的时候,一个结合体,这一个一又会催生出另外一个矛盾体,生生不息。所以呢人生在世没有一劳永逸,永远我们要学会管理这种二元对立,超越二元对立,不是在这样一个对抗性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这个冲突和矛盾当中,我们繁荣就是在矛盾中繁荣。

我们现在对课程进行一个回顾,我们讲了三个方法论,我们除了讲二元对立为什么存在,同时给了大家三个方法论。

第一个方法论,叫面对交谈成为他,非常简单,非常好用。就是所有那些你讨厌的人,看一看为啥你讨厌他,跟他聊一聊,然后把那个观点收回来,让你自己的内在信念成为一个完整的观点,让你那些能量回到自己身上,让你自己去产生无限的创造力,而不是每天在这个内耗当中。

第二叫急性流动地图,这样的一个无线符号,让我们能够整合我们脑海中对立的观点。

第三整合四象限,让我们至少从4个视角能够看到整体。我、我们、他、他们,它可以用在万事万物,包括整顿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等等。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沈吉《零基础学炒股》霖式波段战法

    1.17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2. 2交易员阿来《三要素打板战法》视频

    1.57 GB

    17次浏览

    股票讲座

  3. 3雪寒缠论《缠论基础知识精品》视频

    3.03 GB

    12次浏览

    股票讲座

  4. 4《职场社交密码》社交的规则

    1.37 GB

    22次浏览

    个人发展

  5. 5《婚恋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知识经营自己婚姻

    15.9 GB

    20次浏览

    心理催眠

  6. 6李极泉《新派八字基础理论》视频

    2.64 GB

    27次浏览

    易经风水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